在鋼結構樓承板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為確保施工安全,必須采取一系列安全防護措施。施工人員應穿戴好安全防護裝備,如安全帽、安全鞋、防護手套等。施工現(xiàn)場應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提醒過往行人注意安全。施工區(qū)域應設置隔離設施,防止無關人員進入。在澆筑混凝土時,應采用低噪音的機械設備,減少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應合理安排施工時間,避免在夜間或惡劣天氣條件下進行作業(yè)。應對澆筑后的樓承板進行檢查,確保其質量和安全性。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可以有效保障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和工程質量。
以下是鋼結構樓承板混凝土澆筑方案:
一、施工準備
- 材料準備
- 樓承板檢查:在澆筑混凝土之前,需確保樓承板的質量和規(guī)格符合設計要求。檢查樓承板是否有變形、損壞等情況,如發(fā)現(xiàn)問題應及時處理或更換。樓承板作為混凝土的支撐結構,其完整性對后續(xù)施工至關重要 。
- 砼料選擇:根據(jù)設計要求選擇合適強度等級(如C25等)的砼料。砼料的質量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必須嚴格按照設計標準進行選擇 。
- 鋼筋清理:清理樓承板上鋼筋中的雜物,保證鋼筋與混凝土的良好結合。如果鋼筋上有雜物,可能會影響混凝土對鋼筋的握裹力,從而降低結構的承載能力 。
- 設備準備
- 混凝土罐車檢查:混凝土罐車進場后,需要檢查其是否能正常工作,并且要求提供混凝土小票與資料,經(jīng)核實資料無誤后方能進場。罐車的正常運行是保證混凝土按時、按量供應的前提 。
- 振動器準備:準備好振動器,用于消除混凝土中的氣泡,確保混凝土澆筑密實。振動器的類型(如平板振動器、振搗棒等)要根據(jù)施工部位的特點進行選擇,例如大面積板面適合用平板振動器,檐口小面積混凝土采用小型振搗棒振搗 。
- 泵管布置:混凝土泵管宜合理支設,如大梁粗支設,底部采用木板墊設,使受力合理分散均勻,全力保證澆筑過程中鋼筋桁架樓承板不因局部受較大沖擊導致其變形,使混凝土穿透鋼筋桁架樓承板的底膜掉落,下料部位控制在鋼梁處 。
二、混凝土澆筑流程
- 澆筑前檢測
- 坍落度檢測:在混凝土罐車澆筑前,試驗員先對罐混凝土坍落度進行檢測,經(jīng)檢驗合格后方能澆筑。坍落度反映了混凝土的流動性,合適的坍落度有助于混凝土的順利澆筑和密實成型 。
- 澆筑方式
- 下料與攤鋪:采用趕漿法向鋼梁兩側及端部分攤進行澆筑,混凝土虛鋪厚度應略大于設計厚度1 - 2毫米。這種下料方式可以使混凝土在樓承板上均勻分布,避免局部堆積或空缺 。
- 振搗操作
- 大面積板面:板面用平板振搗器沿垂直于澆筑方向來回振動,通過振搗使混凝土中的氣泡排出,保證混凝土的密實性。
- 小面積部位:檐口小面積混凝土采用小型振搗棒振搗,振搗棒要快插慢拔,插入點要均勻分布,以確保振搗效果 。
- 找平操作
- 初步找平:振搗后采用刮板器進行初步找平,按墻體柱上的油標小白線或激光水平儀進行標高控制。大面積板面用兩米長刮板按線找平,柱的四周用3米長的木直尺檢查平整度。
- 抹壓操作
- 第一遍抹壓:在混凝土找平后用抹子板將混凝土表面拍實搓平。
- 第二遍抹壓:在混凝土表面水分較少時進行,將灰漿中的水分拍出。
- 第三遍抹壓:在第二遍抹壓后進行壓實搓平,緊接著進行拉毛施工,要保證一行壓一行且相互平行。拉毛可以增加混凝土表面的粗糙度,有利于后續(xù)施工(如地面裝修等) 。
三、澆筑后養(yǎng)護
- 覆蓋養(yǎng)護:拉毛后及時覆蓋塑料薄膜進行保溫。塑料薄膜可以減少混凝土中水分的蒸發(fā),防止混凝土因失水過快而產(chǎn)生裂縫。
- 澆水養(yǎng)護: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后12個小時進行澆水養(yǎng)護,養(yǎng)護時間不得少于七天。澆水養(yǎng)護可以補充混凝土因水化反應消耗的水分,保證混凝土強度的正常發(fā)展 。
四、注意事項
- 安全措施
- 在臨邊挑檐部位作業(yè)的施工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好安全帶。在施工現(xiàn)場,安全始終是首要任務,安全帶的正確佩戴可以有效防止施工人員墜落事故的發(fā)生 。
- 出入施工現(xiàn)場,車輛必須沖洗干凈,不能將泥痕物帶入工地馬路,保持施工現(xiàn)場的整潔有序。
- 樓承板保護
- 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要注意避免對樓承板造成過大沖擊,防止樓承板變形或損壞。樓承板的穩(wěn)定是保證混凝土澆筑質量和結構安全的基礎。
- 在樓承板澆筑后必須等待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方能上人上料進行施工,以免影響混凝土的成型質量和樓承板的結構性能。
鋼結構樓承板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混凝土澆筑后養(yǎng)護的最佳實踐
鋼結構樓承板施工安全防護措施
混凝土坍落度對施工影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