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體墻是一種輕質材料,如石膏板、纖維板或混凝土板等。它們在砌筑時通常采用預制的墻體模塊,這些模塊可以在現(xiàn)場快速組裝。輕體墻的隔音效果取決于多種因素,包括墻體的材料、厚度以及構造方式。輕體墻比實心磚墻或混凝土墻更有效地隔絕聲音傳播。如果墻體的接縫處處理不當,可能會影響其隔音性能。
輕體墻砌筑方法
一、施工前準備
- 材料準備
- 輕體磚的品種有粘土空心磚、粘土多孔磚、混凝土空心磚、陶粒磚、膨脹加氣混凝土磚等,家裝中常用的是膨脹加氣混凝土磚,要確保材料質量合格。
- 水泥、砂等輔助材料,水泥的保質期一般是3個月,性能最佳時期在出廠30日內,砂要保證質量,用于保證磚體粘合度。
- 拉結筋(鋼筋),用于增強墻體連接穩(wěn)固性。
- 鋼絲網,用于墻面防裂、墻體保溫,特別是新舊墻體連接處需要用到。
- 工具準備
- 砌筑工具如瓦刀等,用于砌磚操作。
- 測量工具如皮數桿、水平儀等,皮數桿用于控制墻體砌筑的層數和高度,水平儀可確保墻體水平平整。
二、基礎處理
- 基層清理
- 將砌墻底層基面清理干凈,若側面遇到石灰墻、膩子墻時須鏟除原墻面石膏膩子層后再砌筑。
- 基層濕潤
- 對施工輕質磚應事先進行加水濕潤,特別是使用吸水率較大的輕體磚時,在砌筑的過程中,應該灑水濕潤處理,避免砌筑砂漿中的水份過快的被輕體磚吸收,從而降低砂漿的粘接效率,影響墻體的牢固性。
- 若在既有建筑內砌墻,地面也需適當灑水濕潤。
- 彈線定位
- 彈出墻體砌筑邊線,劃分出門窗洞口位置線,并在填充墻兩端的結構上標出窗臺、門窗洞口頂標高,并進行校核,將誤差減至最低。
三、砌筑過程
- 設置地枕
- 地面先砌筑不少于3層小磚做地枕,以增強墻體底部穩(wěn)定性。
- 墻體砌筑
- 采用合適的砌筑方法,如采用鋪灰擠砌法,嚴禁用水沖漿灌縫,要做到上下錯縫、內外搭砌、灰縫飽滿、橫平豎直。如果是新建墻需錯縫砌筑,例如常用100x300x600mm加氣磚斗砌時要保證錯縫。
- 在墻體砌筑過程中,要注意墻體的垂直度和水平度,可以通過皮數桿和掛線來控制。一磚掛單面線,一磚以上掛雙面線;三七墻必須雙面掛線,二四墻反手掛線。盤角時灰縫要掌握均勻,每層磚都要與皮數桿對平,拉線要繃緊,砌筑時要左右照顧,避免接槎處高低不平。
- 輕體磚砌墻在轉角或者是連接處都必須是要放置鋼筋的,如果是連接舊的墻體更要注意。一般每隔60厘米處打入不小于40厘米的鋼筋或者使用2根φ8水平拉線筋,與可固定的結構體進行有效拉連;新建輕體磚墻應每隔50公分左右(兩塊磚的高度)加一圈鋼筋,每圈兩根鋼筋平行放置,將鋼筋插入結合處老墻,與新建墻通體長,而且墻角拐彎的地方必須是整條鋼筋彎過來的,以增加墻體的牢固性,避免墻角出現(xiàn)裂縫。
- 舌頭灰要隨砌隨刮,保證墻面整潔。
- 注意砌體的轉角和交接處的處理,應同時砌筑,否則應砌成斜槎;構造柱磚墻應砌成大馬牙槎,設置好拉結筋從柱腳開始兩側都應先退后進,構造柱內的落地灰,磚渣雜物清理干凈,防止夾渣。
- 控制每天的砌筑高度,每天砌墻的高度不要超過1.8米,如果遇到連續(xù)的陰雨天氣,那每天砌墻的高度不可以超過1.2米,防止砂漿未干透被壓力擠出,導致墻體結構歪斜,砌筑過高墻體穩(wěn)定性差,容易坍塌。
- 頂部處理
- 墻體頂部如果是空心磚墻砌筑到最頂部時不好拉線,墻體容易里出外進不平順,應在梁底或板底彈出墻邊線,認真按線砌筑,確保頂部墻體平直通順。當砌筑到頂面一層須用小磚斜撐砌成蜈蚣腳的形式,增加墻體頂部穩(wěn)定性。
四、墻體加固與防裂處理
- 拉結筋設置
- 應根據砌體的皮數桿標明的位置放拉結筋,其外露部分在施工中不得任意彎折,并保證其長度符合圖紙要求;混凝土墻柱內預埋拉結筋經常不能與空心磚行灰縫吻合時,應預先計算好磚行模數,保證拉結筋與空心磚行吻合,不應將拉結筋彎折使用,還要注意保護墻、柱內的拉結筋避免任意彎折或切斷。
- 鋼絲網設置
- 新砌墻體須滿掛鋼網。新砌墻體與原墻或梁平齊時應對原墻或梁的粉層鏟除至少10cm寬,然后把新墻的鋼網延伸至原墻面或梁上的鏟粉寬度(增加牢固性并避免開裂)再進行抹灰;如果不做滿墻掛網,重點要對新舊墻體的銜接處進行掛鋼絲網處理,防止墻體開裂。
五、構造柱與過梁設置(如果有設計要求)
- 構造柱設置
- 在墻頂部轉角處、相鄰橫墻或框架柱的間距大于五米時設置構造柱,構造柱的設置和施工要符合相關規(guī)范要求,磚墻應砌成大馬牙槎,設置好拉結筋從柱腳開始兩側都應先退后進,構造柱內的落地灰,磚渣雜物清理干凈。
- 過梁設置
- 如果墻體上有門窗洞口等需要設置過梁的地方,要按照設計要求進行過梁的施工,鋼筋可用于支撐過梁澆筑的墻體,起良好支撐作用。
輕體磚與紅磚對比優(yōu)勢
輕體墻施工常見問題及解決
輕體墻隔音效果如何
輕體墻裝修后的維護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