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震設計中,砌塊墻的構造加強是關鍵措施之一。需要確保砌塊墻體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通過合理的材料選擇、配比和施工工藝來提升其承載能力和抗變形能力。為了增強墻體的整體性和剛度,應采用適當?shù)倪B接方式,如鋼筋網(wǎng)、拉結筋或預埋件等。砌塊墻的裂縫控制也至關重要,可以通過設置伸縮縫、沉降縫等來避免因溫差變化導致的裂縫產(chǎn)生。對于特殊部位或結構,還需考慮特殊的加固措施,如增加支撐、使用隔震層等,以確保墻體能承受地震帶來的沖擊。
砌塊墻構造加強的措施可以從多個方面入手,以提高墻體的整體性和抗震性能,減少裂縫的產(chǎn)生。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措施:
1. 改進砌塊構造
- 增設防裂槽:在砌塊外壁增設若干個可防止水平縫裂縫、防止面層灰漿脫落的槽。這些槽在鋪設砌筑砂漿時能夠自動填滿,形成凹凸不平的表面,增加砂漿與砌塊的粘合力,減少裂縫的產(chǎn)生。
- 設置斜形充灰口:在砌塊端頭內(nèi)外壁設置斜形充灰口,防止豎向裂縫的產(chǎn)生。這樣可以確保砂漿在鋪設時能夠充分填滿縫隙,減少空隙和裂縫。
2. 優(yōu)化砂漿配合比
- 使用高質量砂漿:采用高粘結力的砂漿,確保砂漿與砌塊的粘合力更強。國外對砌塊砌筑砂漿的要求較高,砂漿中通常摻入膠的成分,以提高砂漿的粘結力和抗裂性能。
- 嚴格控制砂漿配比:根據(jù)砌塊的特點,調整砂漿的配合比,確保砂漿在脫水收縮后仍能保持良好的粘結力,減少裂縫的產(chǎn)生。
3. 加強墻體連接
- 墻體拉結:加強縱橫墻之間的拉結,采用鋼筋拉桿、構造柱等措施,提高墻體的整體性。
- 設置圈梁和構造柱:在墻體中設置圈梁和構造柱,增強墻體的剛度和穩(wěn)定性,減少因地震等外力引起的裂縫。
- 加強薄弱部位:對墻體的薄弱部位,如墻角、洞口等,采用加設構造柱、增加配筋等措施,提高墻體的抗震性能。
- 樓蓋和屋蓋的整體性:采用現(xiàn)澆混凝土樓蓋、裝配式樓蓋等措施,提高樓蓋和屋蓋的整體性,減少地震作用下的變形。
- 填充墻與主體結構的連接:采用鋼拉桿、錨固鋼筋等措施,確保填充墻在地震作用下的穩(wěn)定性。
- 樓梯間的支撐與穩(wěn)定性:采用交叉支撐、鋼拉桿等措施,確保樓梯間在地震作用下的穩(wěn)定性。
- 多層砌體房屋的整體性:采用現(xiàn)澆混凝土樓蓋、構造柱等措施,提高多層砌體房屋的抗震性能。
- 多層砌體房屋的層間約束:采用水平鋼拉桿、交叉支撐等措施,確保多層砌體房屋在地震作用下的穩(wěn)定性。
- 多層砌體房屋的底部加強:采用加厚底部墻體、增加配筋等措施,提高多層砌體房屋的抗震性能。
- 輕質材料的應用:利用復合墻體、輕質砌塊等新型材料,減輕建筑自重,提高抗震性能。
- 控制水泥分層:在砌體結構使用水泥時,避免水泥分層現(xiàn)象,確保墻體的整體強度。
- 科學施工方法:采用科學的施工方法,避免砌墻時出現(xiàn)誤差以及墻體拼接處不平整等問題。
4. 施工質量控制
- 嚴格施工標準:按照規(guī)范和標準進行施工,確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要求。
- 質量檢測:定期進行質量檢測,及時發(fā)現(xiàn)和糾正施工中的問題,確保工程質量。
- 培訓施工人員:對施工人員進行專業(yè)培訓,提高他們的技術水平和質量意識。
通過以上措施,可以顯著提高砌塊墻的整體性能,減少裂縫的產(chǎn)生,提高其抗震能力和使用壽命。
砌塊墻防裂技術的最新研究
砌塊墻抗震設計規(guī)范解讀
砌塊墻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砌塊墻材料選擇指南